
Soybean oil
大豆油、黃豆油、沙拉油一軟油
柔軟劑、保溼劑,大豆種子壓榨而得之植物油,有引起過敏及致痘之可能[1]。
[1] 羅怡情,『化妝品成分辭典』,聯經出版公司,2005/06/24。
致粉刺 | 刺激性 | 來源 |
3 | 0 | Sage Advice |
3 | 0 | DERMAdoctor |
建議用量是50%以下,使用比例:10-20%
大豆油是由大豆仁抽取而得,可利用水壓或螺旋加壓機或溶劑取得。它是淡黃色,安定乾性油,可用於食用及工業用,例如人造奶油及沙拉醬、製造肥皂、油漆、凡立水、塑化劑及烴基樹脂。
大豆是很具營養價值的植物,它的油脂很容易被皮膚吸收,所製造出來的肥皂泡沫持久,但它的INS值較低,建議搭配其他硬油做皂。
大豆是很具營養價值的植物,在一般市面上取得非常容易。
它除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外,脂肪含量也很高而且品質優良,其中人體必需脂肪酸—亞油酸更多達55.3%,另外,大豆中也含有一種特殊的鹽類叫植酸,它會和礦物質營養素(如鈣、鎂、鐵……等)結合,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,通常這是被認為是不好的成分。
不過,它可以結合體內重金屬(例如被重金屬污染的食物)後,隨著人體的排泄功能排出體外,因此也具有排毒的效果。此外,植酸對種子來說,具有抗氧化的作用,也有保護與防禦等機能,可以預防黃豆內黃麴毒素的生成。
大豆的另外一種特殊的成份就是皂素,當我們在煮豆漿時常會冒出一堆泡泡,這就是皂素的作用,所以,在製做豆製品時常常需要使用消泡劑來消除泡泡。
反過來,說製手工皂的時候就可以靠這種皂素來產生泡泡,並可以除去一般人認為手工香皂泡沫不多的劣名。
使用大豆做出來的皂不僅泡沫多,使用感也很舒服,它的油脂也很容易被肌膚吸收,可以滋潤及軟化肌膚。
但大豆油的缺點就是油性不穩定,常常須要與其他油脂混合一起製皂,不過與其他油品混合製作手工皂時,添加的比例上要適當,否則就會空有許多泡泡,但皂的品質下降。
大豆油是由大豆的種子制得的乾性油,為黃棕色的油狀液體,精煉後呈淡黃色,它不溶於水,可溶於乙醚、氯仿、二硫化碳。
主要成份:
其甘油酯中的脂肪酸之組成大致如下:
飽和酸: (%)
肉豆蔻酸 少量
棕櫚酸 10
硬脂酸 2
花生酸 l
不飽和酸:
油酸 29
亞油酸 51
次油酸 7
油比重 =0.92~0.94
大豆油主要作為食用,在化妝品中,它可作橄欖油的代用品,但穩定性稍差。
滋潤性良好、較清爽,泡沫細緻豐富,洗感佳,可惜硬度差,使用比例受限制。
大豆油的缺點就是油性不穩定,較易氧化,商業作手工皂中較少使用。